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人文地理
墨韵悠长 乔星琦;1-3
承传统文化,护精神家园 高巧缇;4-6
借乡村振兴,解农耕文化传承与认同之困境 王伊菲;7-9
以书为伴,共享知识 张创娟;10-12
走进荷马史诗,探寻非希腊人的文化形象 刘桦;13-15
找寻乡村文化振兴的“幸福密码” 吴寿良;16-18
借先贤智慧,筑阳明文化新IP 陈滴;龙惠;田冲意;19-21
光影漫步
手握金话筒,融入新媒体 朱贺;欧阳晓瑜;22-24
新闻短视频“火出圈”! 王硕;25-27
描绘新闻播音主持新画卷 孙佳池;28-30
媒体为琼剧传承注入新活力 吴惠娱;马宁;31-33
绘画中的痕迹之美 吴尚;34-36
新媒体形势下的纪录片创作 张璐;37-39
予戏剧角色以灵魂 刘哲;40-42
网络传媒
新媒体赋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袁晖;43-45
数字资源与图书馆共展书卷 徐冉;46-48
新媒体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李煜;49-51
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 李诺;52-54
博物馆大众传播视角下的有声媒体 张谷墨;55-57
打造图书馆数据库的个性化服务 梅顺利;58-60
昆山市民办博物馆的“破圈”之道 王艳刚;61-63
馆藏建设
博物馆的“终身教育课堂” 樊雅东;64-66
数字化为馆藏文物保驾护航 郭珍;67-69
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实践 罗晓瑶;70-72
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管理与创新 王新华;73-75
公共图书馆让科普阅读走近少儿 于雪敏;76-78
图书馆的多元化未来 李小花;79-81
基层图书馆如何获得新生 乔珺;82-84
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田甜;85-87
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手段 杨冰;88-90
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 冯菲;91-93
社会广角
数字藏品浪潮下的文化IP整合营销传播 蔡旭芬;94-96
民俗工艺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化 李星宇;97-99
文艺活动的创新 牛争取;100-102
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“两创” 邢晓丹;103-105
“活化”中国铁路工业遗产 于思颖;106-108
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邓时梅;109-111
“互联网+”开创文物保护新格局 李倩倩;112-114
公共民俗学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 王佩;115-117
城市书房的新发展 吴燕珍;118-120
博物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苏丹;121-123
学术研究
文旅融合背景下河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文化空间 杜雪晴;陈一君;陶玉冰;124-126
古建筑木构件病虫害防治措施 赵静;127-129
基于儿童本位的公共图书馆绘本阅读服务 云凤丽;130-132
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 沈鸿昌;133-135
文旅IP的数字化传播与交易新方向 孙有霞 ;张巧玲 ;罗敏 ;136-138
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特色旅游的互动发展 王红霞;139-141
近代岭南灰塑的东西文化融合 郑榕玲;142-144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陕西戏曲文物的保护与传播 鲁小艳;张复良;145-147
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郎竹筠;148-150
融媒体时代以短视频传播城市形象 罗星丹;151-153
线上线下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窗口服务 翟芳浡;154-156
新媒体视域下陕西体育文化传承价值与宣传效能的提升 上官小雨;何婧;157-159
大学生阅读推广服务矩阵构建与实践 徐姗姗;160-162
高校图书馆音乐心理辅导服务 张贤;163-165
以巢湖民歌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许蕊;田雅丽;166-168
王汉卿作品 王汉卿;2+169-170
大寒至,待春归 孙香凝;3
走近《礼记》 6
上一篇:《文化产业》2024年02期目录
下一篇:《文化产业》2024年04期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