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山西出版传媒集团
主办单位: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
编辑出版:《文化产业》杂志社
创刊时间:2008年
开本尺寸:16开本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旬 刊
邮发代号:22-415
每册定价:50.00元
发行范围:公开发行
投稿邮箱:whcytgyx@163.com
社  址:太原市迎泽区云路街2号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木雕工美大师李中庆: 从“手艺人”到“守艺人”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年02月04日

在卧虎藏龙的广东潮州,有这样一位手艺人,他虽然来自外地,但却将潮州木雕的技艺掌握得炉火纯青,令无数本地人折服。

  他就是李中庆,一位喜欢跟木头打交道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。然而,比起“李大师”的称号,李中庆更喜欢别人叫他“老李”,“这样更加亲切!”

  “老李”出生于浙江东阳,就是那个中学语文课本里古文《送东阳马生序》提到的“东阳”。东阳和潮州同为木雕之乡,一个是李中庆学艺的起点,另一个则是他技艺精进的地方。二者的碰撞,让李中庆得以悟出他的独门绝技“东潮木雕”。

  李中庆来到潮州已经三十多年。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,到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、全国劳动模范,潮州这座城市见证了他的青春热血,也包容他的起落浮沉。日前,我们前往位于潮州市区的东潮木雕艺术馆,在工作室听“老李”讲述他的学艺故事——



  拜师学艺,吃百家饭

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浙江东阳,男人们基本个个都要会一门手艺,成为泥瓦匠、木工、裁缝、油漆工……这样才有“吃饭本领”,李中庆也不例外。

  幼时不幸患上的小儿麻痹症后,李中庆左腿落下终身残疾,走路不得不借助拐杖。为了让李中庆长大后能够养活自己,父母特意为他选了一门稍微轻松一点的手艺——木雕。“我小的时候还不叫木雕,叫雕花。隔壁邻居就是做雕花的,当时看着只觉得好玩。”李中庆回忆。

  十六七岁时,李中庆开始了拜师学艺、吃百家饭的日子。哪个村里有活,他就跟着师傅到哪个村去。在浙江东阳,“十里红妆”的婚嫁习俗由来已久。每逢谁家有女儿出嫁,父母便要早早为其置办一套红漆嫁妆,包括脸盆架、八仙桌、大花床等喜庆家具。

  每到这个时候,木雕师傅就该上场了。李中庆清楚记得雕刻各个物件所耗费的工时,“一天算一个工,脸盆架要四个工,八仙桌要两个工,大花床是十六个工……完成一套嫁妆,往往要在东家家里住上两个月。”

  每天一块三的工钱,东家包吃包住,外加一包香烟。这是当时木雕师傅的待遇。作为学徒,工钱自然是不能拿的,还要上交给授艺的师傅。“所谓三年徒弟,四年就是半个师傅了。”然而,还没等到三年,李中庆就离开了东阳老家。

  由画入刻,成就全能

  在亲戚的介绍下,刚满十八岁的李中庆进入了江西的一家大型木雕厂,正式拜有“雕花宰相”之称的东阳木雕名家郭志高为师。


杂志社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云路街2号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